娱光资讯

北京冬令营励志演讲-理想:认识论与方法学

我选的题目是一个现在大家不太爱真正谈的东西:理想。之所以这么选择,我有自己的理由。其一是我观察到,在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迷茫。实话说我觉得现在的中学生们并不一定有类似的困惑,因为当年我在念初高中的时候头脑很简单,才不会想这么多。但我可以预见的一点就是,大家早晚是要面临这样一种情形的;也许在两三年后,也许三五年后,当你面临选择,当你迷茫和徘徊的时候, 如果能够想起今天我提到的某些东西, 并且觉得这些东西对你有所触动或者启发,我会感到由衷的高兴。
选这个题目的第二个理由跟我自己有关。 坦率地说,我在初高中时期的经历, 在学习和生活上已经对我有了一个系统的塑造,以后不会有太大变动了;但进入大学后,我才开始真正思考一些问题,我的三观才开始慢慢成型。我很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学习方法、工作经验,但我觉得我不能仅仅停留在诸如传授学习方法一类事情上,因为哲学上讲,方法学和认识论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;你有怎样的认识,就有怎样的对策或者说方法。因此,我今天主要从两个部分来讲:认识论和方法学。
认识论是什么意思?不借用严谨的哲学术语,我简单的描述一下,认识论就是对你和你所处的环境的描述和解释,再简单地说,就是六个字,“是什么”以及“为什么“。
自省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一种基本方法,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使用它。 这个基本方法能够告诉你,你处于一个怎样的环境中,你拥有一个怎样的身份。 当我们思考了这个可能有些枯燥的基本问题后,认识的第二步就展开了,那就是发问“为什么”。这是我给大家的第一个提示:回避就“为什么”而发问或是就“为什么”草率地给出回答,是很多困扰人心的问题最初产生的地方。
我简单说明一下“为什么”三个字的含义。认识基本包含“是什么”与“为什么”两个部分,前者代表描述,而后者代表解释。我们对环境的描述是可以没有大的区别的; 但我们对环境的解释就可以非常不同。所以这里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:不要试图去想“我应该怎样去想””它应该是什么”或是任何其他的带有“应该”的短语。在认识的领域,没有“应该”的,只有“自己”的。这一点至关重要。
思考“为什么”将有助于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建立意义。以前我以为“意义”是一个含义简单明确、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词, 后来我知道事实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。这是我给大家的第二个提示:意义绝对不是永远都那么简单明确的,有时候你能清楚地看到意义本身,但有时候你就需要一点思考和努力。
认识的两个基本层面“是什么”和“为什么”我都给大家简单介绍了。下面我给大家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。
我在高中参加了化学竞赛,并且在高三上的时候得到了市一等奖,获得了参加全国复赛的资格。如果我参加全国复赛,就有机会能够在高考中获得 20 分加分,甚至直接保送,但风险就是我将牺牲 2-3 个月的时间进行辛苦的集训和准备,其间基本无法进行正常的高考复习,并且我如果没有获得名次,既没有加分,也耽误了大量的时间,有可能影响高考时的发挥。我当时徘徊不定,犹豫不决了很久。前面我说到,我化学老师找我的一次谈话对我影响很大,直接导致了我决定拼一把,参加全国复赛。但其实那只是一个简化的版本。下面我准备完整地、 有条理地、并且真诚无保留地把我对整个事情的思考描述一遍。
第一,我首先尝试描述我现在的处境,也就是回答“是什么”的问题。关于我,我平时成绩很好,长期在年级第 2,我竞赛学得也不错。选择的核心是我要不要参加竞赛,是拼一把,可能皆大欢喜也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,还是放弃机会准备高考。这个思考相对容易。
第二,我开始思考“为什么”。为什么我要参加竞赛?换句话说,我当初参加竞赛是抱着一种怎样的想法?我前面说过,就“为什么”而给出的答案完全可以五花八门。有的我认识的同学,搞竞赛一心一意就是想通过竞赛保送到自己心仪的大学。 有的同学,搞竞赛则纯粹是因为自己真心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学科 (我身边真的有这样的同学,并且他们非常厉害),至于得奖还是不得奖,保不保送,那不是他/她特别关心的问题。有的同学则基本只把竞赛作为一个给自己前途加分的工具,他们有的目标是获得市一等奖,有的则是想得到 20 分加分。而我的情况就比较复杂。
反思之后,我才发现我其实从一开始就缺乏一个明确的关于“为什么”的认识。我对竞赛的态度其实是这样的:我先保证高考科目的良好成绩;在此基础上,多余的精力可以尽可能多地投给竞赛——至于回报, 有则好,没有也没关系。 而现在回报诱惑着我要高考科目做出牺牲了,所以我感到了迷茫,这实在是太正常了。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话吗?回避就“为什么”而发问或是就“为什么”草率地给出回答,是很多困扰人心的问题最初产生的地方。 我的问题就在于我一开始就回避了“为什么”。
这里要插一句。我所思考的精力怎么分配的问题,其实已经是方法学的范畴了。 认识论处理“是什么”“为什么“,而方法学处理“怎么做” 。我还没有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学竞赛,就摆出了详细的方法学来一五一十地讨论时间怎么安排,难怪面对选择我会面临迷茫。这是我要提醒大家的第三句话了:如果你在想通“为什么”之前就规划好了“怎么做”的话,你迟早是要补“为什么”这一课的。
所以我开始痛苦地补这一课,思考我学竞赛是为了什么。我借鉴了其他同学观点上的共同点,那就是他们有一个最基本的统一的考虑,那就是希望把自己送到更理想的大学中去——即便是纯粹出于兴趣学习竞赛的同学,他们的高考科目成绩也足以保证他们不用过度担忧。 所以我把“把自己送到更理想的大学中去”作为自己的一个基本目的,在这个基础上对比两个选择。基本可以这么说,一个选择更为激进,而另一个较为保守。 我做了这么几个思考:首先我估计了牺牲的时间可能对我高考复习造成的损失,我觉得我可以接受;其次我考虑了参加全国复赛获得名次和直接保送的可能性, 获得名次的可能性很大,但我的能力水平距离直接保送还有很大距离;再次我希望自己个人经历更加丰富。
所以我选择了参加全国复赛。
这里要特别说明两点。
首先,我借鉴了别人的想法,因为他们的想法中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,简而言之那就是“去一所好大学” 。想通这一点,让我后面做决定的时候相对轻松。而各位学弟学妹们,我在开头说到你们现在大概其实不太会面临迷茫和抉择的问题,因为我认为对于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, 其实是有一个很清晰的“为什么”来指导你们的,就是那六个字——“去一所好大学”。在这种清晰的目标或者说理想的指引下, 你们可能会觉得前面的叙述浪费时间, 而更想听到关于方法学的问题,诸如各科怎么学习、怎么规划时间等等。这很好,证明你们已经思考过“是什么”和“为什么”了。
其次,我想说的是,在你们以后的人生里,关于“为什么”的问题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简单,问题会越来越多,越来越复杂。记住我的第二条提醒: 意义绝对不是永远都那么简单明确的。 在你们以后的人生里,当你们迷茫、纠结、徘徊的时候,千万别急着想“怎么做”,先想想“是什么”“为什么”,尤其是“为什么” 。如果逃避回答的话,我几乎可以确定,你们可能会轻松一时,但迟早会更加迷茫、更加纠结、更加徘徊,然后回来补这一课的。
给大家讲一个故事。
我有一个小侄子今年刚六岁。在今年春节年夜饭的时候,爷爷问他以后想干什么,他说想当医生。这在亲戚中引起了议论。大家都说当医生好。爷爷说当医生好呀,医生收入高,奶奶说医生工作稳定,姥姥说学医方便找对象, 姑姑说医生受人尊敬。因为我自己也是学医的,我对小侄子的理想很感兴趣,就问他:你自己怎么想的呀?小侄子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汤然后很认真地说道:医生不是可以治病救人吗?
当时的我,有一种被当头棒喝的感觉。但我知道,随着一个人的成长,他心中关于“为什么”的答案也会随之改变,大家应该对此做好准备。 我们当然可以对每个人的“为什么”做出很多价值评判,比如太理想化、太功利、太个人主义,等等;但我想说的是,在认识的领域,没有“应该”的,只有“自己”的。关于这一点还可以说更多,但大家到那个时侯可能也记不得了。讲了这么多希望大家牢牢记住的,其实就只有 10 个字——“多问‘为什么‘,绝对不吃亏”。
下面谈谈第二个层面,也就是方法学,可能也是大家当前阶段比较关心的问题。经过前面的铺垫, 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一点, 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学应该建立在一个清晰的认识论的基础之上,在这个基础上,我们才能够讨论很多问题。 而且讨论方法学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——换句话说, 虽然要讨论“怎么做”其实还挺简单的,但是弄清楚为什么“这么做”而不“那么做”就需要动用认识论的工具了,而动用认识论的工具的基础就是你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。
基于这种考虑,我会站在一个现在比较普遍的角度来展开, 那就是六个字—— “去一所好大学”。
当然,好大学的概念是因人而异的, 而且关于择校选专业的问题, 其实单独拿出来再讲两个小时也没问题,这里就不再展开了。 订下这个指导思想之后,要做的就是系统地确定一个方法。大家可以思考的基本问题是,要达成这个目标,有哪些实现途径?通过中考-高考,还是通过竞赛保送,亦或是其他途径。每一种途径有对应的方法,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。仅从最普通的一个途径说,那就是通过残酷的中考-高考,进入理想的大学。
这样我们的目标就特别清晰,那就是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有很多系统的途径, 但下面并不准备分学科展开,而是按照一般处理方法分两类叙述。虽然演讲的重点并不是学习方法,但大家如果冲着学习方法来的话,下面可以说是正餐。
第一类处理方法叫做积累。举具体的例子吧,积累就是每天练字一篇,每周背一首古诗词,每次考试过后把同样题型的错题整理在一起。积累的要诀在我看来,只有八个字,“不问收获,但问耕耘”。换句话说,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。一开始会觉得非常枯燥乏味,会怀疑积累的意义——不要怀疑,因为积累的效果只有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够看出来。 古人说过,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。
积累是你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基础,千万不要轻视。 
第二类处理方法叫做整合。一种整合是积累到一定阶段后自然而然涌现出来的,不需要你特别去注意它。举个例子。你觉得自己对介词的掌握不到位,于是你决定积累你做错的关于介词的题。积累了 20 道的时候,你觉得完全无规律可循,没关系,像前面说的一样,不要怀疑积累的意义,“不问收获,但问耕耘”,继续做;积累了 50 道题,你渐渐明白介词常常在什么地方出考题了;积累了 200道题,你已经可以出题给别人做了。这是自然而然出现的,你所需要做的,只是时常翻阅一下你所积累的内容,看看有没有新的想法或是思维的火花。
另一种整合,则需要更高级别的理解。同样举一个例子。在学习文学常识的时候,我们常常需要需要记忆大量的作者朝代和代表篇目的信息。抄录和记忆这些信息意味着积累。同时,你可以有意识地去处理这些信息, 设法用不同方法将其分门别类。这种方法对于促进记忆非常有效。心理学上的原理是,人的大脑对于反复出现的同类信息刺激会感到麻木,而变着花样的信息就能够使大脑感到放松和愉悦,进而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。回到我们的例子上。你除了可以抄写这些文学家、他们的朝代和他们的代表篇目外,不妨就朝代划分一下,看看怎么样,就地区划分一下又如何,等等。你不妨再去收集一下他们的传闻轶事,任何关于他们的信息,只要不喧宾夺主,都可能起到增强记忆的作用。总的来说,这种整合方法有点像一首诗:”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 。不停变换角度看看问题,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积累和整合是两种最基本的学习方法,它背后有一个心理学基础,那就是激励机制。人总是喜欢自己的劳动,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,能够带来成果。积累和整合,都意味着你不可能对着一本书看一下午连笔都不动一下,你必须拿起手中的笔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去,留下一些东西来证明你学习过。
那些你积累或是整合的笔记就是你学习的成果,并且你会受到其激励,下一次会干得更好。 在高中我有一个癖好就是对笔记本的要求非常苛刻,必须纸面光洁不浸染墨水,必须记得工整、逻辑清晰。老师和同学一度说我笔记记得特别好。 这样的要求强迫我认真地听每一节课,是一种激励或者说监督机制。大家在学习的时候,也要有意无意利用这种激励方法,让自己学习更加有动力。我一直相信学习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, 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让自己进入这种良性互动之中,自然而然情况就会变得越来越好。
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吧。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了一下我们行为模式的两个决定因素,认识论和方法学。在认识论的问题上我和大家讨论了关于“是什么”和“为什么”的问题,这些是直接指导后面方法学的基础,非常重要。在方法学的问题上,我具体地介绍了一些学习方法,括积累和整合的策略,以及自我激励机制。 希望大家看完以上文字后,能够对自己有更清醒明确的认识,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走得更好更顺利。

返回上一页

长按关注我们
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
400-966-8582
官方网站:www.yuguangedu.cn